留学攻略
关闭

混血儿生存现状:其实我们也在被种族问题困扰着……

OfferEasy

零中介费出国留学

阅读:22442

2017-04-19 14:35:06

(无标题)

 

我猜,肯定有不少同学在出国前幻想过或者正在幻想找一个老外谈恋爱吧?最好能修成正果,将来生个混血宝宝什么的。我在英国读书期间认识了很多跨国情侣,如今他们甚至有的已经领证结婚了。这种冲破了文化障碍走在一起的爱情看上去真的很浪漫很美好,但是婚后面临的很多问题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一一浮出水面,最大的问题源头之一可能就是他们将来出生的混血宝宝。

 

 

当我们关注种族问题时,我们一般讨论的是黑人、白人或者亚裔,但是有一个群体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混血人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移民国家,混血人种所占的比例非常大,根据美国人口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30万美国人是混血人种,他们也常常被身份问题所困扰。而在60年前,跨种族婚姻在美国的一些州甚至还是不合法的。


NBA球星格里芬就是典型的混血人种,虽然绰号叫“白魔兽”,但是格里芬的爸爸是黑人,而妈妈是白人,小时候的格里芬经常因为种族身份问题而苦恼:“学校里的同学会问我是不是被收养的?”格里芬在访谈中说到。"还有些同学喜欢摸我的头发,他们觉得我很奇怪,因为我有着白人的皮肤,却有着黑人的卷发。"实际上,在种族问题上,混血人种面临的挑战一点也不比其他单一种族少。

 

(格里芬和父母)

纠结的身份

对于混血人种来说,他们从小到大一直被两个问题所困扰:Who you are?以及What you are?几乎每个新认识的人都会问他们这两个问题,所有人都会好奇他们的血统。而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纠结,因为不管怎么回答都会迎来对方的反问:“可是你的口音一点也不‘黑人’啊?”、“对于亚洲人来说你是不是太高了?”、“可是你的眼睛不小啊?”……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别人来说,你要么是黑人、要么是白人、要么是黄种人,但是混血人种似乎很难按照大家的常规认知来定义。


YouTube上有一个亚裔网红叫Anna Akanna(美国/日本混血),她曾经在视频里说过,别人对她的评价总是在“You are too Asian”和“You are not Asian enough”之间徘徊。还有的人说她被“white washed”,这让她觉得很不自在。


“我认为说一个人不够‘亚洲人’、不够‘黑人’之类的话,意思就是说这个人不符合他脑中的stereotype。”


大众对某一群体的人都存在一种stereotype的印象,当我身上没有这些stereotype特征时大家就会觉得你在撒谎。


“一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取决于这个人的成长环境,从小到大所接触的人,吃的食物,讲的语言,受的教育,而不是通过肤色和种族,用简单的stereotype来定义一个人的身份是很粗鲁的!” 


Anna Akanna在视频中强调。

 

 

文化认同感

美国著名媒体BuzzFeed曾经邀请过一些混血人种拍摄过一个视频,请他们来聊一些作为混血的感受。


“有时候我觉得我被两种文化环境同时排斥。”

 


“我觉得自己并不是100%属于自己种族文化的,如果我是墨西哥人,为什么我不会讲流利的西班牙语?如果我是白人,我为什么没有蓝眼睛?”


“人们见到我就开始跟我讲西班牙语,但是我对他们说我不会讲西班牙语,他们就很生气,排斥我,这让我感觉我和自己的种族文化没有一点联系。”

 


“夹在两种不同文化的中间感觉很奇怪,我总是在问自己到底属于哪一边?”

 


由于父母来自不同的背景,所以混血儿们的文化归属感经常会在两边动摇,觉得自己两边都沾,但是两边却又都不是100%地融入,父母所在成长过的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总是缺乏归属感。


社会融入

混血人种不光是自己经常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社会在接纳他们的时候也是将他们放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因为社会大众还是会按照传统的白人、黑人、黄种人、拉丁美洲人给人们贴标签,有相同标签的人通常会抱团在一起,但是混血儿不属于任何一个标签,他们可以在任何团体之间往来,不过也不会被任何一个团体100%接纳,甚至会被排斥。


一个混血女孩在网上曾经分享过她儿时的经历:

 

有一天我和我的6个朋友在一起,3个白人女孩和3个黑人女孩,开着一些“无关痛痒”的种族玩笑,当他们看到我时,我感受到了死一般的沉静,然后有人说“看看谁把这个搞砸了”、“游戏结束”。这让我很不开心,我很想知道我不在场时人们是怎么说的……


由于混血儿的外表和自己的父母差异比较大,所以经常会被误认为不是亲生的。

 

当我给别人指出我父母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或者觉得震惊。有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结果被认为是绑架儿童,在我小时候有人告诉我父母要把我送回我亲生父母那里,因为我肤色太浅了不像是亲生的。


 

我认为自己是黑人,但是人们不这么觉得,他们认为我拥有绿眼睛还长雀斑很奇怪。


黑人小孩总说我是白人,因为我肤色不够深,也因为我的成长环境、行为举止和说话方式,但是当人们谈论起我的头发时却又忘了我有白人的部分……

 

 

妈妈:在“人种”选项里没有一个选项能够准确描述我孩子的种族,所以每次都只能选“其他”

 

Q:当别人问起你的种族时,你怎么回答?

A:我就说我是黑人,如果他们细问起来,我会告诉他们我是美国印第安人、法国人、爱尔兰人、德国人和黑人混血。

Q:为什么你要说自己是黑人而不说自己是混血呢?

A:因为人们不喜欢复杂的东西,他们只想用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来给你归类。

 

总体来说,我喜欢自己的种族背景,但是这也让我遭遇很多问题,而且我没有办法向父母求助,因为他们并不是混血,他们只是制造了我这个混血。

 

人们总是告诉我“你不是真的黑人”或者“你不是真的白人”,你不属于任何群体。


 

我们不像其他族群那样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有很多黑人组织或者拉丁人组织,但是我们却没有类似的团体。


混血儿在中国

欧美国家大部分都是移民国家,所以对待混血人种的态度总体上还是开放和友好的,但是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在对待混血的态度上跟移民国家相比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美国,不论你是什么人种,大家都认同你是美国人,对于混血的讨论仅限于人种问题,但是不会有人质疑你美国人的身份。但是中国就不一样了,中美混血的艺人Mike隋曾经在采访里谈到:“在中国,只要你有外国血统你就是老外。”不光如此,在新疆和其他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只要长得和汉族人不一样也会被当成是外国人。

 

 

不过中国的混血宝宝大多确实都是外国国籍,比如刘烨的孩子诺一和霓娜都是法国籍,龚琳娜的两个孩子也是德国国籍,在中国的跨国夫妇大都倾向于给孩子选择外国国籍,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中国是不承认双国籍的,而外国国籍的孩子没办法上户口,将来上学只能上昂贵的国际学校或者私立学校,教育成本这一块是个很大的问题。

 

 

除去上学问题之外,混血儿在中国的日常生活方面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外出旅游时,很多旅馆都不能住,因为很多旅馆没有接待外宾的资格,国内一些很著名的连锁快捷酒店都曾经因为没有接待外宾的资格而拒绝让外国籍的客人入住。在平时因为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混血儿常常会被当成外国人对待。在学校里可能会被其他学生排挤,外出购物也会遇到宰客的现象。中国人特别喜欢找外国人合影,很多中国的混血儿也被中国人当成是老外来合影。日常生活中由于父母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混血的孩子常年在两种文化的冲击下,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和三观,但是很多时候孩子会被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搞糊涂,不知道哪一种才是对的。身份和外貌有可能导致混血在两种社会环境里都不被接受。

 

测试申请录取成功率

采用最科学的人工智能算法,已为23127位学生申请到dream school,成功率96.33%。
免费测试
咨询招生官
立即申请